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走出“立体+产业”扶贫之路

2017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布约拉比一家发放了扶贫小额信贷,他的生活也因此改变了模样。“家里的食用菌产业收入翻了几番。”
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贷款支持的食用菌基地。
四川省大小凉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凉山州下辖17县(市)中有11个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中的“三州”,其中一个就是凉山州。在凉山州,有许多像布约拉比这样的贫困家庭得到了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的贷款支持,借助这些沉甸甸的资金,这些贫困家庭得以脱贫致富。
而这一切,都要从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创新提出的“立体+产业”的扶贫思路说起,从“政、银、企、农”的扶贫模式说起。
2017年9月,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在宏模镇政府举行“政、银、企、农”扶贫贷款发放仪式,全镇25户贫困户当天便领取了该扶贫模式下企业发放的第一笔联合经营收益。“一方面,我们在油橄榄基地务工,获得劳务报酬;另一方面还能领取土地流转金和获得联合经营收益。”25户贫困户的代表如是说。
“政、银、企、农”扶贫模式是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在全州推广的一大扶贫模式。目前,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已与冕宁县引进的万树食用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橄榄油公司、有机蔬菜公司等6家公司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内容,风险担保资金由政府出资设立,银行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基准利率发放贷款,并由当地财政进行贴息,贫困户和企业签订联合经营协议,以联合经营收益等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还款来源。
在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的积极推进下,冕宁县已经形成“政、银、企、农”模式的新型长效扶贫机制,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每户都可以从中获益,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增收问题,实现了精准扶贫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以布约拉比一家为例,他家每年能获得流转给万树食用菌公司的土地流转租金1300元,在公司务工酬金2万元,还有联合经营收益1800元,仅在食用菌产业上就能获得2.3万元的收入。这笔收入彻底改变了他家的生活面貌。
“政、银、企、农”扶贫模式的成功,体现了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多年来推进金融扶贫的创新之举——“立体+产业”的扶贫思路。“立体”是指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联手四川省邮政分公司,从贷款业务、基础金融服务、电商平台、物流配送到“融智”支持等多角度、分层次、全方位给予支持,构建覆盖线上线下的综合扶贫模式。针对那些有一定自主经营能力、有良好脱贫意识的贫困户,通过“夜校培训 资金支持 电商 物流”的模式,解决他们不会花钱、不敢花钱以及生产的农作物销售难度大的问题。“产业”是针对那些经营能力较弱、又不符合政府兜底政策的贫困户,通过“政府﹢龙头企业﹢银行﹢贫困户”的模式,解决他们居住分散、效率较低、脱贫难度高的难题。
如今,“立体+产业”的扶贫思路已成为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为贫困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抓手。这一模式满足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对金融的多元化需求,也体现了邮储银行作为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
金融活水润心田。十余年来,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从服务“小农户”向服务“大‘三农’”转变,做精做细做专做强“三农”金融业务,正成为四川农村金融市场的生力军,为贫困户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